歡迎來到煙臺市萊州杜氏久鶴芝醫(yī)藥有限公司東杜家中醫(yī)診所(原杜敏誠中醫(yī)診所)官網(wǎng)!
0535-2311862
燙傷后皮膚發(fā)青主要是由于局部組織受到高溫刺激,導致血管損傷、血液滲出或淤積在皮下,形成瘀血。為了減少燙傷后發(fā)青的情況,需要及時采取正確的處理措施,避免進一步損傷組織,促進血液循環(huán),減輕炎癥反應。以下是詳細的處理步驟和建議:
---
一、燙傷后的緊急處理
1. 立即降溫
- 燙傷后,時間用流動的涼水(15-20℃)沖洗受傷部位,持續(xù)10-20分鐘。這可以迅速降低皮膚溫度,減少熱力對深層組織的損傷,同時減輕疼痛。
- 注意:不要用冰水或冰塊直接敷在傷口上,以免造成凍傷。
2. 避免摩擦和擠壓
- 燙傷后,皮膚表面可能已經(jīng)受損,此時不要用手揉搓或擠壓傷口,以免加重組織損傷和血管破裂,導致更多的血液滲出,增加發(fā)青的風險。
3. 去除衣物和飾品
- 如果燙傷部位被衣物覆蓋,應小心地剪開或脫下衣物,避免強行拉扯,以免造成二次損傷。
- 如果燙傷部位有飾品(如戒指、手鏈等),應及時取下,防止因腫脹導致血液循環(huán)受阻。
4. 保護傷口
- 如果燙傷部位有破損或水泡,可以用干凈的紗布或無菌敷料輕輕覆蓋,避免感染。
- 不要隨意涂抹牙膏、醬油、黃油等偏方,這些物質可能會刺激傷口,增加感染風險。
---
二、減少發(fā)青的護理措施
1. 抬高患處
- 燙傷后,盡量將受傷部位抬高至心臟水平以上,這有助于促進靜脈回流,減少血液在局部的淤積,從而減輕發(fā)青的情況。
2. 冷敷與熱敷結合
- 在燙傷后的24小時內(nèi),可以繼續(xù)用冷敷(如干凈的濕毛巾)來減輕腫脹和疼痛。
- 24小時后,可以改用溫熱的濕毛巾進行熱敷,促進局部血液循環(huán),加速淤血的吸收。
3. 使用抗炎藥物
- 如果燙傷部位有紅腫或疼痛,可以在醫(yī)生指導下使用非甾體抗炎藥(如布洛芬或對乙酰氨基酚)來減輕炎癥反應,緩解疼痛。
4. 涂抹藥膏
- 在傷口愈合過程中,可以涂抹一些促進血液循環(huán)和修復的藥膏,如蘆薈凝膠、維生素E軟膏或專門用于燙傷的藥物(如燒傷膏)。
- 注意:如果傷口有感染跡象(如紅腫、化膿、發(fā)熱),應及時就醫(yī),不要自行用藥。
5. 避免劇烈活動
- 燙傷后,盡量避免讓受傷部位過度活動或受力,以免加重組織損傷和血管破裂,導致更多的血液滲出。
---
三、促進恢復的日常護理
1. 保持傷口清潔
- 每天用溫水和溫和的肥皂清洗傷口,保持清潔干燥,避免感染。
- 如果傷口有滲出液或結痂,不要強行撕掉,以免造成二次損傷。
2. 補充營養(yǎng)
- 多攝入富含蛋白質、維生素C和鋅的食物,如雞蛋、牛奶、魚類、新鮮蔬菜和水果,這些營養(yǎng)素有助于促進傷口愈合和皮膚修復。
3. 避免陽光直射
- 燙傷后的皮膚較為脆弱,容易受到紫外線的傷害。外出時應使用防曬霜或遮蓋受傷部位,避免色素沉著或疤痕形成。
4. 觀察恢復情況
- 如果燙傷部位發(fā)青嚴重,伴隨劇烈疼痛、腫脹或活動受限,應及時就醫(yī),排除深部組織損傷或感染的可能性。
---
四、預防燙傷后發(fā)青的注意事項
1. 避免高溫接觸
- 在日常生活中,注意遠離高溫物品(如熱水壺、熱油鍋等),使用隔熱手套或工具,減少燙傷的風險。
2. 正確處理燙傷
- 如果發(fā)生燙傷,應冷靜處理,不要慌亂,按照正確的步驟進行降溫、保護和護理,以減少發(fā)青和疤痕的形成。
3. 定期檢查傷口
- 在燙傷恢復期間,定期觀察傷口的變化,如果發(fā)現(xiàn)異常(如發(fā)青加重、感染、疼痛加劇等),應及時就醫(yī)。
---
五、總結
燙傷后發(fā)青是常見的現(xiàn)象,主要是由于血管損傷和血液滲出所致。通過及時降溫、保護傷口、促進血液循環(huán)和合理護理,可以有效減少發(fā)青的情況,加速傷口愈合。如果燙傷嚴重或發(fā)青伴隨其他異常癥狀,應及時就醫(yī),接受專業(yè)治療。同時,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預防燙傷,避免不必要的傷害。